襄阳政协软件是一款专为襄阳市政协委员及政府工作人员量身定制的移动履职平台。该软件旨在提升政府人员的办公效率,同时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流机会。通过这一平台,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新闻资讯,参与履职活动,并与其他委员进行互动交流。无论是通过手机还是平板电脑,用户都能轻松访问平台,享受便捷的办公体验。襄阳政协软件不仅是一个高效的办公工具,更是一个促进政府人员成长与合作的桥梁,助力他们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襄阳介绍
襄阳政协软件是全市政协委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移动履职、办公平台。它不仅提供了新闻资讯发布、委员履职、委员交流联谊等功能,还支持用户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履行职责、进行交流。这一平台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政府人员的实际需求,确保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中能够高效完成任务。此外,平台还定期更新各类学习资料,帮助用户提升专业素养。襄阳政协软件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成为襄阳市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什么是“政协”
根据全国政协、湖北省政协关于人民政协历史的界定及《中国共产党湖北省襄樊市组织史资料(1925.6—1987.11)》的认定,原襄樊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以下简称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市政协组织的前身,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协商委员会)是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休会期间的常设机构,同时作为政治协商机关,代行人民政协地方组织的职权,开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工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襄阳市委员会是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建立的襄阳市人民政协地方组织,是襄阳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共襄阳市委(以下简称市委)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襄阳市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新中国成立后襄阳市行政区划与名称经历了多次变更:1949年1月,襄樊第二次解放,中共桐柏区党委决定组建襄樊市爱国民主政府,下辖襄城、樊城两个区公所;同年5月1日,撤销市建制。1950年,市恢复建制。1950年5月,以襄阳县的襄阳、樊城两镇组建襄樊市,隶属襄阳专署。同年6月,襄樊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即召开。此后,市行政区划又历经专署辖镇、省辖市(县级)、专署辖市、省辖市(地级)的变化,所辖区域也历经多次调整,直至2010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本着尊重历史、遵循惯例、规范延续的编辑原则,本志书将原襄樊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视为我市人民政协事业创立发展的历史起点,将我市政协组织的工作历程划分为两大阶段,即1950年6月至1952年12月的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及协商委员会阶段和1956年3月至今的市政协阶段。在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及协商委员会阶段,作为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常设机构,市协商委员会听取收集各阶层群众意见,协助市人民政府贯彻执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各项决议,协助党和政府动员组织人民发展生产,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推动各项社会改革、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市政协阶段,我市人民政协组织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广泛团结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各界代表人士,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促进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巩固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推动全市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包名:com.hanweb.xyszx.android.activity
MD5:e767112ccefecdee40a4e0948588a2c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