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是什么?新浪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健康咨询服务。无论您遇到什么健康问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专业的医生进行解答。平台汇聚了众多权威医生和健康专家,提供全面的健康问诊、科普资讯、公益活动等服务,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新浪健康平台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服务范围广泛,涵盖了内科、外科、儿科、皮肤科、口腔科等25+科室,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健康无忧”的理念。如果您有健康方面的需求,不妨来体验一下新浪健康平台,感受科技与医疗结合带来的便利。
新浪健康app介绍
新浪健康app是国内顶尖的互联网健康平台,汇集了近10万微博健康大V及爱问医生认证团队,累计服务超过2000万患者。平台提供多种健康服务,包括健康问诊、公益活动、健康科普、专家访谈等,涵盖了内科、外科、儿科、皮肤科、口腔科等25+科室分类。作为中国互联网健康的引领者,新浪健康app致力于让健康问诊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用户可以通过平台随时随地获取专业的健康建议,享受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无论是日常健康咨询还是紧急医疗需求,新浪健康app都能为用户提供及时、可靠的帮助,真正实现了“健康触手可及”的目标。
新浪健康客户端功能
【健康科普】
微博健康大V团队提供丰富的健康资讯,涵盖从日常保健到疾病预防的多个方面,帮助用户提高健康知识水平,避免盲目跟风。通过定期更新的科普文章、视频和专家访谈,用户可以轻松获取权威的健康信息,掌握科学的健康管理方法。无论是想要了解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还是寻找适合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新浪健康客户端都能满足您的需求。
【健康问诊】
平台汇集了众多爱问认证医生,支持图文咨询和深度问诊,为用户提供最安心的问诊体验。用户可以通过文字、图片等方式详细描述自己的症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专业的诊断和建议。无论是常见病还是疑难杂症,新浪健康客户端都能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医疗帮助,让用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公益活动】
每月1号、11号、21号,新浪健康客户端都会举办公益活动,邀请爱问认证医生坐镇,覆盖多个科室,让用户足不出户也能免费咨询。这些公益活动不仅为用户提供了免费的健康咨询服务,还通过健康讲座、义诊等形式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参与公益活动的医生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专家,确保用户能够获得最专业、最可靠的医疗建议。
熬夜带来的伤害
熬夜对身体有七大伤害。伤害一:耳聋耳鸣。睡眠不足易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伤害听力,长期熬夜可能导致耳聋。伤害二:肥胖。熬夜的人经常吃“夜宵”,不但难消化,隔日早晨还会食欲不振,造成营养不均衡,引起肥胖。伤害三:皮肤受损。皮肤在晚10—11点进入保养状态,长时间熬夜,人的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就会失调,使皮肤干燥、弹性差、晦暗无光,出现暗疮、粉刺、黑斑等问题。伤害四:记忆力下降。熬夜者的交感神经在夜晚保持兴奋,到了白天就会出现没精神、头昏脑涨、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时间长了,还会出现神经衰弱、失眠等问题。伤害五:肠胃危机。人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平均2—3天就要更新一次,并且一般是在夜间进行的。如果夜间进餐,胃肠道得不到休息,会影响其修复过程。同时,夜宵长时间停滞在胃中,促使胃液的大量分泌,对胃黏膜造成刺激,久而久之,易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伤害六:免疫力下降。经常处于熬夜、疲劳、精神不振的状况,人体的免疫力会跟着下降,感冒、过敏等就会不期而至地找到你头上。伤害七:心脏病风险。长期“黑白颠倒”的人,不仅脾气会变坏,内脏也得不到及时调整,使心脏病的患病几率升高。熬夜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对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情绪波动、焦虑等问题。因此,尽量避免熬夜,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才能更好地维护身心健康。
如果必须要熬夜,就要提前做好以下准备。
傍晚时分抻抻腰。17~19点是体温最易上升的时间段,适当运动能拉大与就寝时的体温差,帮助快速入睡。如果此时还在加班,不妨抻抻腰:坐着或站着,两手交叉,两臂伸直最大限度地拉伸过头顶,头仰起,深呼吸,反复做几次,时间以5~10分钟为宜。这个简单的动作不仅能缓解疲劳,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放松,为接下来的熬夜做好准备。
晚饭分成两顿吃。夜里进食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没消化完的食物会刺激胃部工作,降低睡眠质量,因此晚饭尽量在睡前3小时吃完。但是如果需要熬夜的话,可以分成两顿,先在正常晚餐的时间简单吃点,如果深夜还饿的话,再少吃一点。这样可以减少胃里的食物残留,避免胃部负担过重,同时也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帮助更好地应对熬夜带来的疲劳。
不要提前打瞌睡。加班或回家的路上,即使再累也不要打瞌睡,否则会令人体提前释放睡眠物质色氨酸等,扰乱睡眠节奏,导致无法进入深度睡眠。保持清醒状态,等到真正需要休息时再入睡,才能确保睡眠质量,避免熬夜后出现更加严重的疲劳感。
下班多走一段路。如果满脑子都是工作,大脑就得不到放松。下班后步行一段路可以令大脑从工作模式切换到休息模式,有助睡眠。步行时注意力集中在呼吸节奏上,每走4步呼吸1次。这个简单的习惯不仅能帮助缓解工作压力,还能促进身体放松,为接下来的熬夜做好准备。
做事别一心二用。很多人回到家后会边看电视边吃饭,或边听音乐边上网等,这样同时做两件事,会增加对大脑的刺激,令大脑兴奋,影响入睡。做事不要分心,一件一件按顺序来。专注于一件事情,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帮助大脑更好地放松,为熬夜后的休息做好准备。
肩上敷块热毛巾。要想快速入睡,可在睡前半小时泡澡10分钟,水温在38℃~40℃,能促进血液循环,散发体内热量,减轻关节肌肉负担,放松身心。如果没时间,可以在肩上敷块热毛巾,或用热水冲洗脖子,活血解乏效果好。这个简单的方法不仅能帮助身体放松,还能缓解熬夜带来的疲劳感,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更好的状态。
上床后先抱成团。改善末梢动脉血流有助缓解疲劳,促进入睡。关灯上床后,不妨两膝并拢,双手抱住膝盖,大腿尽量压向胸口,保持这一姿势片刻,然后复原,反复做几次。这个简单的动作不仅能帮助身体放松,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更快入睡,为熬夜后的休息提供更好的条件。
补救别忘要午睡。有句谚语叫:“一夜不睡,十夜不醒”。意思是说如果一晚上不睡觉,就是再睡上十夜,也不能把损失补回来。施明副主任建议,熬夜后最好的补救措施就是睡觉,除了正常的夜间休息,还要“”地午睡。年轻人用2—3天,40岁以上的人用5天左右身体就能恢复。午睡不仅能帮助身体恢复,还能提高工作效率,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更好的状态。
包名:com.iask.health
MD5:126a5cd15f3c461430d357c5a4faa9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