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记安卓版是一款专为自然爱好者打造的智能生物识别与学习应用。通过先进的AI技术,用户可以轻松识别身边的鸟类、植物、昆虫和动物,并获取详细的物种百科信息。无论是户外探险还是日常观察,只需用手机拍照即可快速获取专业级的生物鉴定结果。应用还提供丰富的生态知识库和社区互动功能,让用户在学习的同时也能为科学研究贡献数据。这款由中国科学院权威团队开发的工具,将科技与自然完美结合,是探索生物多样性的理想伙伴。
官方介绍
生物记是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研究组开发的app与网络平台,旨在推动公民科学,让公众更便捷的获取生物百科知识,能够随时随地参与野生生物观测与调查,为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保护生物多样性,践行生态文明。本项目由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a类)“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及中国科学院十三五信息化专项“科学大数据工程”支持。作为国内领先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平台,生物记整合了中科院数十年的科研成果和野外调查数据,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将这些宝贵资源转化为大众可用的知识工具。平台还建立了完善的用户贡献机制,每位用户的观测记录都可能成为重要的科研数据。
主要功能
拍照识别:只需拍摄或选取手机中的生物图片,即可快速自动识别生物,不能识别的可选择求高手鉴别。系统采用深度学习算法,能够处理不同角度、光线条件下的拍摄图片,识别准确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鉴别:随时参与鉴别上传的生物,消除更多生物识别疑问。平台汇聚了专业科研人员和资深自然爱好者,形成强大的社区鉴别力量,确保疑难物种也能得到准确鉴定。
记录:记录观测生物信息,自动保存识别记录,快速搜索历史记录。系统会智能整理用户的观测数据,生成个人专属的自然观察档案,方便随时查阅和分享。
发现:基于生物记大数据,推荐附近观测到的生物,查看周边用户拍摄生物图片。该功能可以帮助用户了解所在地的生物分布情况,发现身边的自然奇观,激发探索兴趣。
生物记app特色
除了ai能力,"生物记"app还提供"鉴别"模块,用户在无法通过智能模型进行识别的情况下,还可以诚邀他人帮助鉴定。这种"AI+专家+社区"的三重保障机制,大大提高了物种识别的可靠性。
以物种多样性数据平台为基础,"生物记"app目前提供超过5万个物种的百科信息,包括名称、形态描述、分布及多媒体信息等;利用人工智能的语音技术,定制训练了针对生物名称的搜索模型,用户只需要说出物种名称即可获取该物种的百科知识。百科内容由专业科研团队编写,确保信息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生物记"app能够利用ai语音技术便捷地记录观测信息。语音识别系统针对生物学术语进行了专门优化,能够准确识别各类专业名词,大大提升了野外记录的效率。
目前可记录观测时间、地点、生境等信息,辅助人们开展野外观测和记录,使用者可对精彩的观测记录进行相互点赞。系统还支持添加备注和自定义标签,帮助用户建立完整的观测档案。
目前在线的鸟类模型能够识别超过1380种鸟类(占全国鸟类物种数95%以上),top-1准确率超过83%,top-5准确率达到95%。模型持续更新优化,识别能力不断提升。
昆虫模型能够识别300多类鳞翅目昆虫,top-1准确率达到81%,top-5准确率超过95%。未来将陆续增加其他昆虫类群的识别能力。
与花伴侣对接整合的植物识别模型能够识别1万种中国植物;其他类群模型将在完成性能评估后陆续上线。平台致力于打造最全面的生物识别系统。
使用说明
植物识别部分由合作伙伴"花伴侣"提供,该团队在植物识别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确保植物识别的准确性。
百科部分由物种多样性数据平台提供,目前鸟类、部分植物和菌物有详细百科数据,覆盖约3万多个物种,后续将不断补充各类群的百科数据。百科内容会定期更新,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
数据量庞大,时间有限,难免有遗漏和错误,如遇到错误欢迎批评指正。用户可以通过应用内的反馈渠道提交建议,共同完善这个生物知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