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老师》是一款致力于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育公平与高质量发展的公益性软件。作为“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的重要支撑平台,它通过三端网络平台实现用户管理、活动组织、资源展示及学习强化课程等功能,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该平台不仅帮助教师提升育人素养,还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和资源分享,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无论是学校、区域还是个人教师,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共同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软件说明
“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是一项以“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优质发展”为目标的持续性、常态化、公益性行动。作为该计划的核心支撑平台,“中国好老师”网络三端平台承担着用户管理、活动组织、资源展现与生成等重要功能。同时,平台还提供配套的学习提升课程,帮助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不断进步。通过这一平台,教师可以更好地融入“四有”好老师的理念,将育人工作落到实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功能介绍
“从我做起”行动计划
1、该行动计划旨在帮助学校和区域引导教师按照“四有”好老师的要求,从自身做起,提升育人素养,为学生健康成长而自觉行动。通过将“四有”要求融入日常育人工作,教师能够从细微处做起,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2、以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育人问题为导向,通过教育行动研究提升育人水平。学校开展协同育人行动,创设育人环境,形成育人合力,发挥整体育人功能。
3、区域和学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育人理念、方法和组织管理机制的分享和传播。“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办公室将在育人行动研究、育人环境创设、组织交流研讨等方面提供专家指导和实践示范。
“尊师爱师”行动计划
1、该行动计划旨在建立育人为先的社会认知导向,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升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通过在学生群体中开展“尊师爱师”主题活动,使尊师爱师内化为广大学生的自觉行为。
2、在教师群体中开展“互敬互爱”主题活动,增强教师队伍的和谐度和凝聚力,提升教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学校和家长共同开展“家校共育”主题活动,增进双方的理解与合作,提升社会对育人的科学认识。
3、“好老师”办公室将对“尊师爱师”活动中涌现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提炼和分享,对特别优秀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宣传,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
“记录传承”行动计划
1、该行动计划旨在从“四有”好老师的角度记录好老师的生命故事、挖掘好老师的先进经验、塑造好老师的动人形象、传播好老师的崇高精神,让好老师精神得以传承。区域和学校发起“我身边的好老师”采访记录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讲述好老师故事,展示好老师风采。
2、区域和学校挖掘和展示“好老师”的历史记忆,通过影像、声音或文字等方式,记录做出过重要历史贡献的好老师,传承和传播好老师精神。“好老师”办公室组织专业力量对“记录传承”活动出现的优秀感人事迹进行深入挖掘,优化记述方式,通过多种途径向大众传播好老师的崇高精神。
“互通互助”行动计划
1、该行动计划旨在通过构建多种类型的教育发展共同体,促进区域、学校、教师间的互通互助,精准帮扶教育落后地区,提高整体育人质量,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立区域内学校发展共同体,使教师之间、学校之间实现常态化的交流学习、经验分享、资源共建,提升教师育人素养,促进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
2、建立跨区域的学校发展共同体,鼓励教育发达地区和名校将优质资源辐射至中西部、老少边贫岛等教育发展薄弱地区。“好老师”办公室以全国师范院校为依托、联动优质学校资源,搭建互通互助、共建共享的支撑平台,指导各地构建多样化的教育发展共同体,引导和激励优质教育资源向教育薄弱地区和学校输入。
功能特色
1、专注专业交流的平台,各界专家以公众号、线上工作坊、在线讲座等方式倾力相助,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通过多样化的交流形式,教师可以随时获取最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
2、倡导学习的空间,每一位老师既是资源的享有者,也是开发者。平台鼓励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资源,形成良性互动的学习社区。
3、专属教师、专属教育的交流圈,谈心有同行,求教有鸿儒。教师可以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探讨教育问题,提升专业素养。
4、崇尚自主发展的天地,多样化的活动,自主选择成长路径。平台提供丰富的活动和课程,教师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实现个性化发展。
软件优势
1、帮助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掌握学科育人、活动育人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全面提高教师的育人素养。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
2、支持学校构建育人为本的管理体制和课程体系,建立科学的育人能力评估、提升和激励机制,形成良好的学校校园育人氛围和环境,促进学校之间的互通互助、互帮互学,提升学校育人管理水平。
3、协助区域建立提升教师和学校育人能力的治理体制和机制,优化育人相关政策和教育资源配置,开展育人经验分享和资源互通,促进区域育人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和专业化,促进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4、关注中西部和老少边穷岛等教育落后地区,精准分析不同地区的具体需求,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各类优质教育资源的输入,提高教育落后地区的育人质量,推动教育公平。
5、营造尊师重教和育人为先的良好社会氛围,弘扬中国好教师精神,提升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引导家长和社会树立现代的育人观,形成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